和郭主簿·其二
陶渊明〔魏晋〕
和泽周三春,清凉素秋节。
露凝无游氛,天高肃景澈。
陵岑耸逸峰,遥瞻皆奇绝。
芳菊开林耀,青松冠岩列。
怀此贞秀姿,卓为霜下杰。
衔觞念幽人,千载抚尔诀。
检素不获展,厌厌竟良月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雨水调顺整春季,秋来清凉风萧瑟。
露珠凝聚无云气,天高肃爽景清澈。
秀逸山峰高耸立,远眺益觉皆奇绝。
芳菊开处林增辉,岩上青松排成列。
松菊坚贞秀美姿,霜中挺立真豪杰。
含杯思念贤隐士,千百年来守高节。
顾我素志未施展,闷闷空负秋十月。
注释
和泽:雨水和顺。周:遍。三春:春季三个月。
素秋:秋季。素:白。古人以五色配五方,西尚白;秋行于西,故曰素秋。(见《礼记·月令》)
露凝:露水凝结为霜。游氛:飘游的云气。
肃景:秋景。《汉书·礼乐志》:“秋气肃杀。”澈
鉴赏
《和郭主簿》第二首主要写秋色。写秋色而能独辟溪径,一反前人肃杀凄凉的悲秋传统,却赞赏它的清澈秀雅、灿烂奇绝,乃是此诗具有开创性的一大特征。古诗赋中,写秋景肃杀悲凉,以宋玉《九辩》首肇其端:“悲哉,秋之为气也!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。”往后秋景与悲愁就结下了不解之缘,如汉武帝的《秋风辞》、汉代《古歌》(秋风萧萧愁杀人)、曹丕的《燕歌行》、祢衡的《鹦鹉赋》、曹植的《赠丁仪》、《赠白马王彪》、《幽思赋》、王粲的《登楼赋》、阮籍《咏怀·开秋兆凉气》、潘岳的《秋兴赋》、张协的《杂诗·秋夜凉风起》等等,或触秋色而生悲感,或借秋景以抒愁怀,大抵皆未跳出宋玉悲秋的窠臼。而陶渊明此诗的秋景却与众迥异,别
创作背景
此诗作年众说纷纭。孟二冬《陶渊明集译注》根据“弱子戏我侧,学语未成音”二句推测,《和郭主簿二首》诗约作于晋安帝元兴元年(402)前后,时作者三十八岁左右。逯钦立校注《陶渊明集》根据其《命子》《责子》二诗推算,系此二诗于义熙四年(408)陶渊明四十四岁时作。在此之前,陶渊明从二十九岁起,因“亲老家贫”,“耕织不足以自给,幼稚盈室,缾无储粟”(《归去来辞序》),曾几度出仕,最后一次是义熙元年(405)四十一岁时出任彭泽令,在官八十余日,因不愿“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,即日解绶去职。”(萧统《陶渊明传》)。在这十三年间,东晋内乱迭起,到处腥风血雨,官场腐败,人心险恶,世风伪诈,哀鸿遍野。处在这样
简析
《和郭主簿·其二》是一首五言古诗。这首诗写秋景的清凉澄澈,象征着幽人和诗人清廉纯洁的品质;写陵岑逸峰的奇绝,象征着诗人和幽人傲岸不屈的精神;写芳菊、青松的贞秀,象征着幽人和诗人卓异于流俗的节操。此诗写秋色而能独辟溪径,一反前人肃杀凄凉的悲秋传统,却赞赏它的清澈秀雅、灿烂奇绝,具有开创性。
陶渊明
陶渊明(约365—427年),名潜,字元亮,别号五柳先生,私谥靖节,世称靖节先生,一说寻阳郡柴桑县(今江西九江)人,另一说江西宜丰人,东晋末到南朝刘宋初杰出的诗人、辞赋家、散文家。被誉为“隐逸诗人之宗”“田园诗派之鼻祖”。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。曾任江州祭酒、建威参军、镇军参军、彭泽县令等职,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,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,从此归隐田园。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,被称为“古今隐逸诗人之宗”,有《陶渊明集》。 137篇诗文 1327条名句
农夫骂雷公
陶渊明〔魏晋〕
吴兴人章苟者,五月中,于田中耕,以饭置菰里,每晚取食,饭亦已尽。如此非一。后伺之,见一大蛇偷食。苟遂以鈠斫之,蛇便走去。苟逐之,至一坂,有穴,便入穴。但闻啼声云: "斫伤我某甲。 "或言: "何如? "或云: "付雷公,令霹雳杀奴。 "须臾,云雨冥合,霹雳覆苟上。苟乃跳梁大骂曰: "天使!我贫穷,展力耕恳。蛇来偷食,罪当在蛇,反更霹雳我耶?乃无知雷公也。雷公若来,吾当以鈠斫汝腹。 "须臾,云雨渐散,转霹雳向蛇穴中,蛇死者数十。《搜神后记》
三国志注·吕蒙传
裴松之〔魏晋〕
初,权谓蒙及蒋钦曰:‘卿今并当途掌事,宜学问以自开益。’蒙曰:‘在军中,常苦多务,恐不容复读书。’权曰:‘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?但当令涉猎见往事耳!卿言多务,孰若孤?孤少时历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记》、《左传》、《国语》,惟不读《易》。至统事以来,省三史、诸家兵书,自以为大有所益。如卿二人,意性朗悟;学必得之,宁当不为乎!宜急读《孙子》、《六韬》、《左传》、《国语》及三史。孔子言:“终日不食,终夜不寝以思,无益;不如学也。”光武当兵马之务,手不释卷。孟德亦自谓“老而好学”。卿何独不自勉勖邪?’蒙始就学,笃志不倦;其所览见,旧儒不胜。后鲁肃上代周瑜,过蒙言议,常欲受屈。肃拊蒙背曰:‘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。至于今者,学识英博:非复吴下阿蒙!’蒙曰:‘士别三日,即更刮目相待。大兄今论,何一称穰侯乎?兄今代公瑾,既难为继;且与关羽为邻,斯人长而好学,读《左传》略皆上口,梗亮有雄气;然性颇自负,好陵人。今与为对,当有单复以卿向待之。’密为肃陈三策,肃敬受之,秘而不宣。权常叹曰:‘人长而进益,如吕蒙、蒋钦,盖不可及也。富贵荣显,更能折节好学;耽悦书传,轻财尚义;所行可迹,并作国士:不亦休乎!
杂诗三首 其三
张华〔魏晋〕
荏苒日月运,寒暑忽流易。
同好逝不存,迢迢远离析。
房栊自来风,户庭无行迹。
蒹葭生床下,蛛蝥网四壁。
怀思见不隆,感物重郁积。
游雁比翼翔,归鸿知接翮。
来哉彼君子,无然徒自隔。